?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探傷檢測資訊

      探傷檢測資訊

      無損探傷與無損檢測的區別是什么?

      2020-04-26

      無損“探傷”其本意是不需要損傷工件就能為工件進行檢測, 利用非破壞性的技術手段為工件進行檢測, 及時地檢測或者叫探測出工件的缺陷或者判斷是否有隱患的損傷, 例如: 缺陷、裂紋、損耗和材料變質等。


      NDT、NDI、NDE、無損檢測、非破壞檢測、無損探傷都有同一意思


      為什么我們做無損探傷工作時卻有時會把工件給真的“探傷”了呢? 即原本沒有“傷”的工件在我們探傷后由于錯誤的判斷認為需要判廢和拒收。


      例如: 令原本不需要返修的焊縫強行返修, 須知焊縫的返修本身就是對焊縫的一次損傷, 反而容易造成焊縫受傷, 如果返修不當造成二次缺陷, 結果反復探傷反復返修, 就更加傷害工件了。


      為什么會造成這種不應該的判斷錯誤呢? 有以下幾個常見的原因:

      1. 錯誤使用驗收標準, 把嚴格的標準應用在要求不高的工件上, 例如:把 ASME 壓力容器標準應用在普通鋼結構上。 

      2. 探傷人員的技術水準差, 把小缺陷定量成大缺陷而判廢。例如: 超聲波探傷時, 其靈敏度設置過高和測長技巧錯誤, 把未超標缺陷錯判成大缺陷而判廢。 

      3. 把假缺陷和非相關缺陷當成真缺陷而判廢。例如: 磁粉探傷時把磁導率不同形成的磁痕顯示和緊密結構組合處的磁痕顯示誤判為裂紋。 

      4. 超聲波探傷時用折射角 60°斜探頭探測焊縫根部時, 把根部固有的反射回波誤判為未焊透。 

      5. 超聲波在工件內部形面反射時發生波型轉換、脈沖重復頻率設置不當、超聲波探傷儀器性能失常......等等都會造成誤判。 

      6. 探傷人員對被檢測工件本身結構不了解而導致誤判。例如: 將工件上固有的鍵 銷、油孔、螺孔以臺階等等當成缺陷。 

      7. 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判還包括職業道德層面的因素, 例如有意判廢、公報私仇、 個人偏見、針對性挑剔、發泄不滿、為個人利益不擇手段等等。


      如何防止上述情況發生呢?


      只有通過不斷地培訓學習和實踐來提高技術水平, 并且從中總結經驗,同時 也要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 例如: 第三方探傷檢測服務公司進行抽查和不定位不定期的抽查。 


      為了避免工件因探傷而受傷, 以后還是把“無損探傷”統一改稱為“無損檢測”好了。


      ?